血,永远是热的
—— 关于汪兵发同志长期无偿献血事迹介绍
我叫汪兵发,是江西新华发行集团余江县分公司一名普通员工,自2003年3月开始,我在鹰潭市中心血站参加义务献血,十四年间无偿捐献全血13次,捐献血量5000毫升;捐献单采血小板11次21个治疗量,合计献血总量9200毫升。

汪兵发同志捐献血小板
以前,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去献血?我还真没有认真仔细的想过。昨天接到发行集团参加“道德讲堂”的通知,反倒让我好好的想了想,也许和我父亲多少有些关系吧!父亲是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战士,复员后就在余江县新华书店工作一直到退休。记得小时候天天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特别是夏天父亲光着膀子数着自己身上的伤疤给我讲他在朝鲜战场的故事,讲到他受伤后战友如何为他输血救他,当然他也为救战友如何排队献血。这是我对无偿献血最初的模糊认识。
2000—2002年父亲病重期间我一直在医院照顾他,有时候和医生护士闲聊的时候也会聊到无偿献血,所以对无偿献血又有了些粗浅的认识。
2002年父亲去逝后,我于2003年开始无偿献血。第一次献完血后,未感觉到任何不适,想到自己献血能挽救别人的生命,对自己身体又好,我感觉很自豪。从此以后,我成为了一名固定的无偿献血者,这一坚持就是14年。
2010年在一次捐献全血过程中,采血医务人员介绍说还可以捐献血小板;血小板是用来抢救身体缺乏血小板的病人,如白血病、再障、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一些病人。为了帮助更多需要用血的患者,自2011年开始,我除了捐献全血外,还捐献血小板。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只要血站的招募电话一到,我总是随叫随到,从没有因为个人私事婉拒过献血。记得那是2013年除夕前几天,鹰潭市人民医院有一位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出现生命危象,需要紧急输注血小板,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事情都很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电话打给我,我二话没说,不到半小时就赶到了血站,成功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使那位病人的生命得以挽救。想到他可以安心的过个年,一股莫名的幸福感由然而生。

鹰潭市献血志愿者合影
由于多年来默默地付出,我曾荣获2007-2008年度“江西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09-2010年度“江西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08-2009年度由国家卫计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表彰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0-201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12-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称号。
在这么多年的献血过程中,我也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献血者,他们的一些故事同样是平淡而有意义。比如和我同一年获得国家金奖的陈文湘大姐,在她55岁生日前一天献完她最后一次血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女性义务献血的年龄上限为55周岁),还在献血志愿者微信群开玩笑地说她“光荣退休了”,勉励我们要为保障鹰潭人民的用血再接再厉!
其实做为一名献血者,我并没有过多的想什么社会责任,或者社会贡献的话题。因为无偿献血是我国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靠我一人献的那么点血能救几人啊!只有千千万万的献血者一起行动起来,才能保障全国人民的用血安全与需要。根据国家义务献血的有关规定,我现在不但是个无偿献血者同时也是无偿用血者。2013年我手臂动脉意外被玻璃划破,大量出血并昏厥,我正是得益于其他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加上自己经常献血,造血功能旺盛才保住了性命。
借这个机会,我向大家介绍些义务献血小常识:1.无偿献血累计1000毫升者,终身享受无限量用血费用报销待遇。2.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其累计报销用血按献血者献血量等量计算。3.坚持长期适量献血者,由于骨髓造血系统不断受到激发,从而保持较旺盛的造血机能,会不断产生出更具有生命活力的年轻血浆细胞。4.献血者每次献血要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和血液化验,献血者定期献血也相当于定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5.献血者定期献血可以减少血管壁上的沉积物,从而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6.给各位一个小建议,如果您的身体允许,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先累计献血到1000毫升,从而保证自己终身免费用血。

汪兵发个人照
记得在2007年新华书店建店70周年征文活动中,我写了一篇《我的父亲》荣获纪念奖。今年,新华书店建店80周年,我先后荣获新华发行集团首届“新华好人”以及中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十大“身边好人”。集团和公司给了我如此高的荣誉使我的内心汹涌澎湃。也使我更加怀念父亲以及老一辈新华人身上所具有的无穷精神力量。继承和发扬新华书店艰苦奋斗的光荣革命传统是我们这一代新华人必须做的事。和老一辈新华人相比,我所做得一切真是不值得一提。他们那种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的老黄牛精神;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以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踏实工作的担当精神,都是我们新一代新华人必须继承和发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