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荐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真情换真心,扶贫暖人心
── ——记高安新华驻村工作队员李涛扶贫故事
2020/7/30


▲图左  李涛


他叫李涛,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2019年3月由江西新华发行集团高安市分公司选派至独城镇独城村任定点扶贫驻村工作队员,从此便踏上了驻村扶贫、脱贫攻坚的新征程。一年多来,260多个日夜,他驻扎一线,深挖穷根,精准扶贫,付出了辛勤和汗水,也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和感动。


扶贫扶心,重塑生活信心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贫困群众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尤其是那些因病致贫的贫困群众,心理更为脆弱,因此,李涛在落实脱贫政策的时候特别注重这类贫困群众的心理疏导。

谢金华就是这样一位特殊的贫困户。第一次到他家的时候,李涛便发现他满脸愁容、对生活缺乏信心。经过一番交谈,才知道他早年因从事煤矿工作患有“尘肺病”,长年服药,不能从事重活,只能做些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妻子在女儿还未满月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一个15岁的女儿在上初中。长年累月的医疗费用开销,已经压得他喘不过气,女儿的学杂费更让他雪上加霜,无能为力。




为了帮助谢金华重塑生活信心,李涛给他详细讲解了当前的扶贫政策,并鼓励他:“要相信党和政府,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同时,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制定了帮扶措施,帮他落实了低保、医疗等扶贫政策,让他生活有基本保障,看病就医也不用愁;帮他女儿落实了教育扶贫政策,不用为女儿教育费用发愁;此外,还让他享受了肉牛产业扶贫分红,每年增收500元;鼓励他自食其力,勤劳致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加收入来源。

看病就医有了保障,女儿读书费用也不用愁了,谢金华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工作起来也更有动力,2019年底便脱了贫。


雪中送炭,扫除生活困境

李涛平常吃住都在村里,空闲的时候,喜欢走家串户,贫困群众对他来说,不仅是帮扶对象,更是朋友、亲人,因此,他不仅在扶贫政策上帮助他们,还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帮助。




在所有贫困群众中,令李涛印象最深刻的便是93岁的王禾英老人。王奶奶无子无女,独自一人,生活中的困难也比较多,因此,李涛经常上门陪她聊天解闷、打扫卫生,每逢传统佳节,李涛也会提些粽子、月饼等物品上门走访,王奶奶每次都笑呵呵地对李涛说:“谢谢你啊”。

2019年7月,独城镇独城村东干渠涨水,李涛与村干部一起值守监控水位,眼看水位上涨,他心想:王奶奶家地势低洼,离水田又近,不会内涝吧。结束了一夜的值守后,他匆匆忙忙赶到王奶奶家——果真内涝了。王奶奶焦急万分,不知所措,看到李涛来了仿佛看到救星一样。

来不及寒暄,李涛便与村干部一起把王奶奶家的米、油、家具等“贵重物品”抬高放到安全位置,避免让雨水浸湿,同时,开辟了一条水渠,把水尽快排出去,避免水位升高。经过2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王奶奶家终于安全了。王奶奶感动地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家都要被淹了”。


疫情防控,守护一方平安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给扶贫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扶贫工作难度升级。当时,独城镇独城村的隔壁“邻居”丰城市董家镇新冠肺炎患者较多,形势较为严峻,为严防丰城市董家镇新冠肺炎输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独城镇独城村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李涛毫不犹豫报了名,与广大党员干部一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近1个月的疫情防控,李涛与临时党支部的同志24小时轮流坚守防控阵地。面对寒风刺骨、蚁虫叮咬的恶劣环境,他们没有怨言、也没有退缩,饿了就吃碗泡面,夜晚就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就寝,坚决严防死守,确保一方平安。

疫情防控伊始,李涛看到有些群众不戴口罩,还走家串户,不把疫情当回事。为避免病毒传染,他只好给贫困群众一个个打电话,告诉他们疫情的严峻性和实时情况,并再三叮嘱他们尽量不要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在家多通风,保护好自己及家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严防到位,独城镇独城村没有感染一例新冠肺炎。
友情链接: 江西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南昌站   南昌文明网   江西出版集团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人民教育出版社  

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区红谷南大道2799号 邮编:330038
赣公安备:36010302000842号 赣ICP备14000400号-3 © 2003-2025 Www.Jxxhsd.Com All Rights Reserved